2020年7月6日,正在信阳法缘寺禅修的姜龙遇到这样一个问题:一群蜜蜂在佛像下安家,但是蜜蜂进进出出,容易伤到来往的游客,怎么在不伤害蜜蜂的前提下,让蜜蜂搬家?姜先生将佛龛边蜜蜂的情况拍了特写和全景的照片,发到了网上,向蜂友征求蜂友意见。
蜂友“农夫林果”第一时间给出三种解决方案,分别从驱蜂、收蜂的角度给出了办法。指出:从照片的具体情况看,用夹板钉个长宽高与这台阶相称的封闭盒子,前留小口,后面在基座蜜蜂进出口的地方,用这小木箱“堵”上,仅留一蜜蜂个体大小的小洞供蜜蜂进出,这样蜜蜂进出必须经过木箱,蜜蜂可能会“搬迁”到“小木屋”。但这繁琐些,实际操作中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变通。
姜龙决定把几种方案跟附近的一位养蜂户说说,看采用哪种操作手法妥善处理这群蜂。“农夫林果”的及时、认真的解答,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这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蜂养殖者——覃爱林。
从小接触中蜂,养蜂20余载
覃爱林是湖北宜昌人,今年49岁。谈及为什么走上养蜂这条甜蜜之路时,他说,农村人嘛,就业机会不多,所以大多数都是子承父业。家乡人多田少,山林多耕地少,只有多种经营求发展,1980年家庭承包制以后,家里父母将承包地用于柑桔、桂花苗木的繁育、销售,之后由于姑爹是中医世家,中药配伍和制丸药每年需要从恩施州建始县老家采购中蜂蜜,父亲发现这个商机后,就从建始引进中蜂种养蜂取蜜,自己从小耳濡目染,帮着打下手。2000年前后家里就有50多群中蜂, 2008年父亲病故后,接手了这份家业,由于另有工作要做,近年就控制在30多群,蜜价好时卖蜂,蜜价低时繁蜂。
在这20多年的养蜂生涯中,覃爱林看着老师傅们在蜂箱边,饭桌前交流中蜂养殖技术时,就积极参与讨论、交流实践教训;2009年加入了宜昌市盈归养蜂专业合作社后,又对比、借鉴意蜂养殖方法养殖中蜂,积累了一些的养蜂经验。2015年成立了慧林种养殖基地,种植柑桔和桂花树,综合资源发展。这样正常年份可取蜂蜜400斤左右,年增收近3万元。
细心研究中蜂,发展新式养蜂
在覃爱林父辈时代,中蜂的养殖几乎都是以木桶饲养为主,这种传统方式虽说让养蜂变得非常简单,但是要使用传统养蜂模式养好蜜蜂,却比较难。
1、中蜂分蜂性强,抵抗巢虫危害力弱,桶养不易发现分蜂王台和巢虫危害,分蜂季只有蹲守收蜂,巢虫拱脾导致逃群不易发现,对于分蜂情绪坚决的蜂群,往往措手不及。
2、中囊病和欧幼病,不易早期发现,发现后因蜂脾在蜂箱中固定,不便观察和治疗处置。
3、不易发现失王群,也不易发现工蜂产卵,由于留蜜不足或者饲喂失当,失王工产容易影响群势发展,养蜂人往往就此丧失养蜂的信心。
4、管理粗放,蜂蜜产量就不好保障,以至于有的养殖户就是“靠天收”。
5、割脾压榨式取蜜,取蜜时既伤蜂又费时费工费力。
覃爱林的父母一开始是桶养和中蜂箱养结合,由于蜂脾的人工可调,解决了传统木桶养殖的诸多问题,加上后来为了便于卖蜂,就都过度到意标箱养中蜂,常常是把《养蜂手册》、《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》翻了又翻,通过研究学习,借鉴意蜂养殖的活框箱养技术引用到中蜂养殖过程中,在查蜂、调脾等生产中,更便于管理:
1、早分蜂更方便,早换王,这样在春季流蜜期能有效缓解分蜂热,增强采集蜂量,比桶养容易提高单产;
2、弱群、强群可调节,蜂王产卵能力变弱的,可以合群或者双王饲养提高产能;
3、分离式取蜜,更简单快捷;提框摇蜜,不伤蜂脾巢房,对蜂群再生产影响小;
4、抽脾查蜂简易,病害易预防;压蜂简便,脾上蜂密度高,巢虫危害自然少;
5、蜂箱和蜂脾的组合容易实施,规模易控,蜂群管理工效更高。
“通过从桶养过度到框养,中蜂的养殖就方便的多了,蜂蜜的产量也提高了!”覃爱林表示,特别是近些年来,蜂蜜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,消费者对中蜂蜜、意蜂蜜的认知、对健康与养生逐渐重视起来,消费者选择优质蜜、成熟蜜的观念和经验日趋成熟,覃爱林又开始了子、蜜分离的继箱养殖模式,通过格子箱、ZW箱、GN箱的养殖对比,终选择GN箱来实现蜜汁质量更高、更有卖相的中蜂养殖。
此外,覃爱林表示:气候、蜜源、蜂种三个因素影响蜂蜜产量,三者相辅相成,相互影响。对中蜂的细心观察与不断学习,能够较好的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,及时调整、管理蜂群。但是,今年新冠疫情,蜂是繁起来了,封城封村不能小转场,蜂蜜也无法流通销售;入夏又是连阴雨加上至今的“暴力梅”,家乡在已经有三次汛情告警,洪涝成灾的情况下,玉米、荆条、山花等粉蜜源欠收已成定局;而去年同期,近4个月干旱,堰塘干裂、稻苗干枯,即使用上遮阳网,小蜜蜂度日如年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。恶劣气候情况会极大地降低蜂蜜的产量。
坚持良心取蜜,让中蜂持续发展
活框箱养蜂有一个优点就是一年可取多次蜜,中蜂可取两次,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问:一年取两次蜜是如何保证中蜂蜜的成熟度的?这里覃爱林在取蜜上给出了解释。
覃爱林采用的活框养蜂取商品蜜,坚持四点:
1、只选巢房存蜜区域封盖率90%以上,并且封盖一个月以上的成熟蜜脾。
2、采用摇蜜机离心式摇蜜,在提框周转过程中,除割巢房封盖破坏蜂房顶部外,不再损伤蜂脾;
3、在摇蜜时,根据蜂量情况进行摇蜜,不将蜂蜜全部摇光,而是酌情留40-60%作为蜜蜂口粮,坚持一箱中至少留一个蜜脾到下个生产周期才摇,以安定蜜蜂情绪。
4、摇蜜时间,秋天在中秋和重阳期间,春天在小满和端午期间。
每年秋季取一次蜜后,留足口粮,入冬压蜂紧脾,保障蜜蜂越冬。来年蜜蜂筑巢任务小,春季大流蜜期直接采蜜、酿造、封盖,必要时还可以加上前一年紧出的脾,这样内勤蜂、哺育蜂的用量相对就少,多出的劳动力充当采集蜂,夏初就可再取一次蜜,由于在蜂蜜封盖后熟时间长,同样保证蜂蜜的成熟度。
传统木桶养蜂在取蜜过程中将蜂巢剥离筒壁,将蜜脾细碎、压榨、过滤的方式,完全破坏蜂巢,这样在春天蜜蜂的筑巢、采集、繁育的任务都非常重。正值大流蜜期时重筑新巢,采花粉、酿蜜、储蜜、封盖,这个生产周期比较长,春天产蜜想到就少点。加上桶养产蜜量多少不便观察,取蜜量大多靠经验,如果留冬口粮不充分,开春繁蜂期蜂群是否缺蜜也不好判断,这样春蜜产量和成熟度自然受影响,要想取得自然成熟的封盖蜜,一年取一次就保险一些。
“毁巢取蜜就如同杀鸡取卵,而我坚持的取蜜方式不伤蜂,更不会取蜜过度,也不需要喂白糖,有的当年春天取的就是去年春天的蜜脾,保障了蜂蜜的天然成熟度;保障蜜蜂吃好蜜,住好箱,营造冬暖夏凉的安居环境,加强清扫和检查减少巢虫危害,蜜蜂体质健康,不用添加药物等防病,尽量不用代用蜂饲料,让中蜂持续、健康地完成了新老替换,形成良性、科学地发展蜂群。”
对中蜂养殖充满信心
在谈及中蜂养殖这个行业未来时,覃爱林表示:从大的方面着眼,养蜂是利国利民的空中农业,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,也有实实在在的不可控风险,老一辈养蜂人把养蜂说成是“飞来飞去之财”是很贴切的。受地域气候及自然蜜源植物分布,和蜜蜂3公里左右的采集半径的限制,定地养殖中蜂,只能当副业来做。平原地区中蜂养殖户以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养殖;山区、丘陵地区发展林下养殖、果林药蜂种养殖结合,是落实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良好方式,这些种养殖场景中,适度发展中蜂,都证明还是很有前景的。
从小的方面说,中蜂框养,采用GN箱等实现子、蜜分离的继箱养殖,生产高质量的成熟蜜适应大市场的需要,而不是只为维护老客户的老观点,以为只有桶养出来的蜂蜜才是原始、正宗的土蜂蜜,这样会限制自身的发展。目前覃爱林有几群桶养中蜂,也只是作为客户辨识中蜂意蜂、展示古法养蜂的需要。
蜂蜜的产销要靠政策和人来推动,养蜂学会、蜂产品协会是养蜂行业的政策指引者,市场的调控者,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动向和生产技术,需要关注这个行业及里面的组织和人物动向,吸取里面的正能量,不断修正自己的眼光和技能。
蜂蜜的价格要靠市场来决定,市场的销量决定土蜂蜜的产量。近年来,随着意蜂蜜在市场上推广,其价格低,种类多的特点让很多人很快认识并接受意蜂蜜,相反中蜂蜜价格高,人们认知度也不高,常有鱼目混珠,意蜂蜜当中蜂蜜卖,造假和宣传乱象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抉择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方面要广开言路,多吸取同行的经验教训,在蜂友间的咨询中,通过望闻问切,从合理可行并的建议中提升自己的待人接物能力;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多种手段推出蜂场和自己的特色,让更多的同行、消费者更全面、深入的了解,建立信任感,增强互信才是成交的基础。
尤其是今年,疫情及恶劣天气的影响,对蜂蜜行业带来很大冲击,所以希望像土蜂蜜交易网、蜂友联盟这样一些平台来推广中蜂蜜,提高大众对中蜂蜜的认知度,进而拓展销售渠道,给中蜂养殖者带来信心。同时自己也要有迎难而上的信心,通过微信群、抖音(覃爱林抖音号:0717qal)等不断学习进步,把自己和蜂蜜推向更广阔的网络天地。
“大家有技能去养蜂,规模才能扩大;大家有信心去卖蜜,行业才能做强!。”
土蜂蜜交易网:倡导自然成熟原蜜。服务于蜂农、零售商、终端消费者的垂直行业门户平台。我们将努力竭诚 为您分忧解难!
供应、批发客户服务经理(微信手机同号):15303779101刘经理 | 自营零售客户服务经理(微信手机同号):15303778842王经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