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有很多刚接触养蜂的朋友都会有这么一个困惑:总是说管理不当会引起盗蜂,甚至网上有很多描述盗蜂的文章,其中不乏写到盗蜂的形态、出现盗蜂会呈现的景象,然后附带了许多防治盗蜂的措施,可是文章的配图却少有与之相关的,让人一头雾水。
那盗蜂到底长什么样?今天就携着那些在养蜂过程中的发现及照片,结合蜜蜂生物学来向大家介绍盗蜂,以及如何判断蜂场是否有盗蜂。
正常的巢门活动
盗蜂,准确来讲,是指进入到它群巢穴搬取贮蜜的外勤蜂,现在多用来形容蜜蜂企图盗取贮蜜或已经开始盗取贮蜜的现象。
盗蜂现象多发生在外界缺乏蜜粉源、以及某些气味浓郁的蜜粉源流蜜的末期。
由于蜂群内的分工明确,开始的盗蜂都是不再从事群类其它工作的老年蜂,它们外出侦察,寻找合适的目标。
这些老年蜂的外观明显异于正常工蜂,身体表面的绒毛脱落,显得油黑发亮。它们的行为也较为有特色,毕竟是偷盗行为,这些蜂的行为也显得鬼鬼祟祟,比如围绕着蜂箱箱体与箱盖的连接处飞行;停落在蜂箱的缝隙处,企图进入;会在巢门口徘徊,偶尔停落在巢门档上,却迟迟不进去,一有其它工蜂靠近,又立即飞离。
具体可见下图:
由老年蜂充当侦察蜂,体貌油亮发黑,行为鬼鬼祟祟
由于这个蜂箱较为老旧,缝隙较多,箱内贮蜜的味道几乎抵挡不住,也容易受到盗蜂的关注,不时会看到有盗蜂光顾,因此得以拍下照片。
这些是早期的盗蜂行为。
当盗蜂不满足于只是在箱外试探的时候它们就会破罐子破摔,长时间驻留在巢门口,直面守卫蜂的检验。有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是,每每直面蜂群检测的盗蜂,都不是早外出侦察的老年蜂,而是体貌正常的壮年蜂。
红圈内的即为盗蜂,为体貌正常的壮年蜂
一般情况下,守卫蜂都能发现异常,及时将盗蜂咬落,抵挡了一场灾难的发生。
守卫蜂发现异常,并对盗蜂进行蜇刺
但也有例外的时候,如大流蜜的快要结束的时候,蜂群间的气味多以蜜源的香味为主,盗蜂也易将被当作本群的工蜂而允许进入。但这无疑成为一场灾难的开端——盗蜂在尝了甜头以后,会呼朋唤友,引领同群的工蜂来此,与守卫蜂进行一场厮杀。
将有三种可能性:或是盗方胜利,自由进出被盗群,也就是常说的“和平盗”;或是被盗方胜利,盗方灰溜溜地回到原群;或是两败俱伤,被盗方的巢门前布满缺腿、残翅的死蜂。
被守卫蜂咬死的盗蜂
值得庆幸的是,饲养方式较为得体,养的几群蜂群势均较大,且较为平均,盗蜂情况较轻,盗蜂难以攻破它群,多是在直面守卫蜂检验时就被咬落,结束这场闹剧。也因此无法提供更深阶段的盗蜂场面的照片与大家分享,还望见谅。
看到这篇文章的您是否有其他关于盗蜂的了解,或是相关照片,也期待您的留言评论,一同分享交流。
土蜂蜜交易网:倡导自然成熟原蜜。服务于蜂农、零售商、终端消费者的垂直行业门户平台。我们将努力竭诚 为您分忧解难!
供应、批发客户服务经理(微信手机同号):15303779101刘经理 | 自营零售客户服务经理(微信手机同号):15303778842王经理